導讀: 中科院和知網,雙方回應來了!中科院在一些科研經費投入方面都是能得到相應支持的。不過這并不代表什么錢都能隨便花,科研投入必
中科院和知網,雙方回應來了!中科院在一些科研經費投入方面都是能得到相應支持的。不過這并不代表什么錢都能隨便花,科研投入必須物盡其用,物有所值。如果是做項目經費需要用錢可以理解,購買一些正版數(shù)據(jù)庫資料花錢也能接受,可如果價格十分昂貴,達到了千萬級別,那就需要多斟酌了。據(jù)傳,中科院因千萬續(xù)訂費停止了對中國知網的使用。而知網方面也暫停了對中科院的使用權限,有關博碩士的學位論文數(shù)據(jù)庫無法被正常下載使用。
事件起因并不難理解,就是中科院和知網沒有在續(xù)訂費一事上談妥,由于價格高達千萬級別,最終中科院被知網這家中企給“抵制”了,停止對方使用權限。而中科院方面也沒有與對方有進一步的合作,也處于停用知網狀態(tài)。
雙方一個是中國最大的科研機構,一個是最大的學術知識數(shù)據(jù)庫網站。在國產科研發(fā)展的關鍵時刻,怎么看都不應該。但仔細深究,事件的根源還是知網要求收取千萬續(xù)訂費,這個價格如果只是幾百萬,可能也不會走到這一步。
據(jù)
有關人員向中科院內部人士證實,最終確認確有其事。
不過知網方面卻給出了不一樣的答復,4月18日傳出知網回應的消息,知網稱停用中科院使用數(shù)據(jù)庫的消息不屬實。中科院和知網都做出了回應,如果都是一致的答復還能理解,可是中科院證實了停用知網,而知網卻進行了否認。這是什么情況?
原來雙方合作的協(xié)議時間截止4月20日,在此之前中科院和知網對是否續(xù)訂一事進行了討論。結果就是中科院不考慮繼續(xù)使用知網,但在4月20日協(xié)議期限內,中科院還能繼續(xù)使用知網,這段時間并沒有停止使用權限。
不過等過了4月20日之后,中科院已經打算用萬方和維普進行對知網的替代了,更多的文獻參考需求也會通過文獻傳遞等方式來解決。
基于這些情況,才會出現(xiàn)中科院和知網回應不一致的說法。簡單概括就是中科院將在未來停用知網,而知網現(xiàn)階段還在與中科院保持合作,只是期限時間過了以后,若雙方沒有談攏,中科院停用知網將成事實。
使用知網為何會有昂貴的費用?
對于知網,可以說是大學生,碩博士等高學歷人士都繞不過去的一道坎,論文檢測都會用上知網。其公司全稱為同方知網技術有限公司,是由清華大學和清華同方創(chuàng)建?,F(xiàn)如今中國知網已經是國內最大的學術電子資源平臺。
從2019年翟天臨的一句疑問“知網是什么東西?”讓知網進入大眾視野,本來很多人以為這只是一句疑問句,但隨著知網這些年不斷傳出輿論消息,發(fā)現(xiàn)不只是疑問句,還是陳述句。比如在2021年8月份,知網收錄了九旬教授趙德馨的論文卻沒有支付稿費,而且趙德馨本人下載自己的文章還要付費。
因為這件事趙德馨對知網進行了起訴,最終知網賠償70萬元,事情也就告一段落了。但由此不難看出,知網收錄一些論文的成本似乎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高,甚至要不是趙德馨進行起訴,知網一分錢都沒花就拿到了論文內容。
所以在這種情況下,使用知網為何會有昂貴的費用?有人好奇是不是知網收錄學術論文需要支付大量的稿費,或者搭建維護網站需要高額成本。
實際上都不是,在查閱了解到知網擁有54%左右的毛利率之后,發(fā)現(xiàn)知網做的幾乎是一本萬利的生意。一方面支付論文作者稿費只有幾百元的充值卡,另一方面知網持續(xù)漲價,以每年10%的漲幅讓許多高校都接連停用了知網。所以為什么知網會有如此昂貴的續(xù)訂費,使用價格,說到底還是因為絕對市場占有率帶來的利潤追求。投入少,利潤多,市場份額高,最終鑄就了如今的知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