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讀: 這則數據來自CHIP,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分別在1988年、1995年、2002年、2007年、2013年和2018年進行了六次入戶調查,
這則數據來自CHIP,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分別在1988年、1995年、2002年、2007年、2013年和2018年進行了六次入戶調查,沉淀為中國家庭收入調查數據庫(CHIP)。
CHIP最近一次調查時間為2018年,研究院官網并未公布相關數據,但該院研究人員在財新發(fā)布的一篇文章透露了部分數據結果。分層抽取了7萬個樣本的數據顯示:
人均可支配月收入(扣除個人所得稅等之外可用于實際使用的可支配收入)在10000元以上的家庭占比為0.61%,人均可支配月收入在5000-10000元區(qū)間的是4.52%;而大部分中國家庭人均可支配月收入在500-1500元這個區(qū)間,占比約40.71%。
關于各地就業(yè)人員的平均工資水平,我們可以參考國家統(tǒng)計局在《中國統(tǒng)計年鑒2021》中公布的數據。這里引用 @DT財經
值得注意的是,平均工資一般與個體感受會有較大差距,也就是讓人感覺自己在拖后腿。這是因為工資一般呈現正偏態(tài)分布,平均值往往高于一般水平,即大多數個體數據低于平均值。
關于平均工資和個人工資的差別,統(tǒng)計局以前都有過一些回應,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。
統(tǒng)計局談2020年平均工資:比個人實際到手工資要高
這幾年很多大廠爭相宣傳應屆生年薪,各種總包40萬、白菜價30萬的新聞滿天飛。又或者各種媒體報道了很多朝陽行業(yè)高價吸引應屆生的新聞。
總給人很多人一種感覺:我是不是被社會拋棄了。
我們可以看一組數據,以北京為例:
北京市人社局發(fā)布的《2021年北京市人力資源市場薪酬調查報告(二季度)》顯示,北京市2021屆高校畢業(yè)生的薪資水平在4000-11000元/月之間,互聯網行業(yè)技術研發(fā)/專業(yè)技能類崗位招聘應屆碩士及以上學歷畢業(yè)生的薪資高達10992元/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