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一
當(dāng)下帝堯和群臣,按照前日議定的典禮款待使者,并且深深致謝,優(yōu)加犒賞。那個神龜,早有專司其職的有司,捧了養(yǎng)到宮沼里去了。 過了數(shù)日,越裳氏使者動身歸國,帝堯方叫人將那神龜取來,放在一個極大 的場所,使龜體可以盡量的發(fā)展,然后又命史官,將那龜背的文字,照樣錄出來。當(dāng)那抄錄的時候,很不容易,因為看不清楚,只能叫一人爬在龜背上,且看且報,一個人再抄錄,足足抄了大半日,才把全文錄畢,那龜又依然縮校史官就將所抄錄的全文,呈與帝堯。帝堯一看,只見上面所寫的是:天地初分之時,盤古生于其中,能知天地之高低及造化之理。故曰:盤古氏開辟天地,蓋首出御世之人也。又曰:渾敦氏。 盤古氏后有天皇君,姓望,名獲,字子潤,號曰天靈,兄弟一十三人,以木德 王,被跡在柱州昆侖山下。其時地殼未盡堅固,屢屢遭逢劫火,天皇始制干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。十干曰閼逢、旃蒙、柔兆、強圉、著雍、屠維、上章、重光、玄(黑戈)、昭陽。十二支曰:困頓、赤奮若、攝提格、單閼、執(zhí)徐、大荒落、敦胖、協(xié)洽、涒灘、作噩、閹茂、大淵獻 。其年歲兄弟各一萬八千歲。
天皇君后有地皇君繼之,姓岳名鏗,字子元。兄弟共十一人,興于熊耳龍門山,以火紀(jì)官,爰定日、月、星三辰,是為晝夜。以三十日為一月,十一月為冬至。兄弟各一萬八千余年。
地皇君后共有十紀(jì)。
其一曰九頭紀(jì)。是曰泰皇氏,亦曰人皇氏,姓愷,名胡洮,字文生。人面龍 身,生于刑馬提地之國。兄弟九人,駕六羽,乘云車,出谷口,依山川土地之勢,裁度為九州,而各居其一方,亦曰居方氏。兄弟合四萬五千六百年。 其二曰五龍紀(jì)。人皇氏厭倦塵事,乃授篆于五姓。五姓者,皇伯、皇仲、皇叔、皇季、皇少。五姓同期,俱駕龍,故號曰五龍氏,乘云車而治天下,治五方,司五嶺,布五岳。 其三曰攝提紀(jì)。有五十九姓,亦曰五十九姓紀(jì)。
其四曰合雒紀(jì)。共有三姓,教民穴居,乘蜚鹿以理。
其六曰敘命紀(jì)。共有四姓,駕六龍而治。
其七曰循蜚紀(jì)。共有二十二氏,首曰鉅靈氏、次曰句強氏、譙明氏、涿光氏、鉤陳氏、黃神氏、拒神氏、犁靈氏、大騩氏、鬼騩氏、弁茲氏、泰逢氏、冉相氏、蓋盈氏、大敦氏、云陽氏、巫常氏、泰壹氏、空桑氏、神民氏、倚帝氏、次民氏。以上皆穴居之世也。
其八曰因提紀(jì)。共有十三氏,首曰辰放氏,是為皇次屈。
古初之人卉服蔽體,至辰放氏時多陰風(fēng),乃教民搴木茹皮以御風(fēng)霜,绹發(fā)乇首以去靈雨,而民從之。命之曰衣皮之人,傳四世;次曰蜀山氏,傳六世;次曰 豗傀氏,傳六世;渾沌氏,傅七世;東戶氏,傅十七世;皇覃氏,傳七世;啟統(tǒng)
氏,傳三世;吉夷氏,傳四世。兒蘧氏,傳一世;豬韋氏,傳四世;其第十一曰 有巢氏,教民棲木而巢,以避禽獸之害,又刻木結(jié)繩以為政,又教民取羽革紩衣攣領(lǐng)著兜冒以賁體,又令民之死者厚衣之以薪而瘞之,傳二世。十二日燧人氏,
作鉆燧,教民取火以為熟食,又教民范金合土以為釜,又立傳教之臺而師道以起,興交易之道而人情以遂,故亦曰遂皇氏,有四佐焉,曰明由、必育、成博、隕邱、傅四世。十三日庸成氏,傳八世,共為六十八世。 其九曰禪通紀(jì)。共有十六氏,首曰倉帝史皇氏,名頡,姓侯岡,龍顏四目,生而能書,實創(chuàng)文字,天為之雨粟,鬼為之夜哭,萬古文化由此起。柏皇氏繼之,以木紀(jì)德,居于皇人山,傳二十世。中皇氏繼之,居于嶅山。一曰中央氏,傳四世。 大庭氏繼之,都于曲阜,以火為紀(jì),號曰炎帝,傳五世。栗陸氏繼之,愎諫無道,有賢臣曰東里子,不能用而殺之,天下叛之,傳五世而亡。昆連氏繼之,一曰厘連氏,又曰厘畜氏,亦無道,傳十一世。軒轅氏繼之,始作車,伐山取銅以作刀貨,傳三世。
赫胥氏繼之,亦曰赫蘇氏,傳一世。葛天氏繼之,始作樂,八人捉(牛介)投足摻尾叩角而歌八終:一曰載民,二日玄鳥,三曰遂物,四曰奮縠,五曰敬天 常,六曰達帝功,七曰依地德,八曰臨萬物之極,塊柎瓦缶武喿從之,是謂廣樂,傳四世。宗盧氏繼之,亦曰尊盧氏,傳五世。祝誦氏繼之,一曰祝和,是為祝融 氏,作樂名屬續(xù),以火施化,號赤帝,都于鄶,傳二世。 昊英氏繼之,傳九世。有巢氏繼之,教民編槿而廬,葺雚而扉,塓涂茨翳以 蔽風(fēng)雨,是為有房屋之始,亦曰古皇,傳七世,權(quán)臣為變而亡。朱襄氏繼之,其時多風(fēng),群陰閟曷,乃命其臣士達作五弦之瑟以來陰氣,令曰來陰,傳三世。陰 康氏繼之,其時陰多滯伏,民氣壅閉,乃制為舞以利導(dǎo)之,是謂大舞,傳三世。無懷氏繼之,傳六世。太昊伏羲氏繼之,姓風(fēng),以木德王,都于陳,教民佃漁畜 牧,畫八卦,造書契,作甲歷,定四時,制嫁娶,造琴瑟,以龍紀(jì)官。女媧氏繼之,云姓,一曰女希,是曰神媒。神農(nóng)氏繼之,姓姜,以火德王,都曲阜,初藝 五谷,嘗百革,制醫(yī)藥,始為日中之市,以火紀(jì)官,傳八世。 其十曰疏仡紀(jì)。首曰黃帝有熊氏,姓公孫,名荼,一曰軒轅,后改姓姬,字 曰玄律。
那龜文到這個地方就完了,后面卻還有一行,叫作:自開辟以來,至黃帝有 熊氏元年,共二百七十五萬七千七百八十年。